吐哈油田產業化技術勇攀領域“高峰”
文章來源: 發布時間:2018-4-23 瀏覽次數:1548
4月2日,吐哈油田宣布技術產業化結果:氣舉技術闖出新天地,2017年出口哈薩克斯坦氣舉與采氣工具比上年增加37.5%。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。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,進口穩壓罐,進口壓力罐,進口氣壓罐,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,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。
產業化技術就是將知識、產品、配套工藝、軟件等核心要素,通過標準化、規范化、模塊化加以集成,使其作為資源得以傳承、復現、共享,從而規模化生產,快速提高核心競爭力。近年來,吐哈油田加快產業化技術研究和推廣步伐,有3項產業化技術投入市場后收獲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。
吐哈氣舉是中國石油品牌技術。吐哈將氣舉產業化后,蘇丹124區鄰井氣舉試驗獲得成功,關停數月的3口試驗井順利恢復高產,日增產達800桶。抗硫化氫柱塞氣舉工具在讓那若爾試驗成功,儲備了高含硫油田低產氣舉井接替技術。“智能”氣舉遠程監控裝置研制順利起步,與伊拉克哈法亞油田初步達成氣量自動調節裝置合作意向。目前,氣舉服務全球井數已從2016年的620口井增加到843口,氣舉技術年產油916萬噸。
吐哈油田還將體積壓裂降本增效技術成熟配套。滑溜水+低濃度瓜膠復合壓裂液體系持續優化,馬56塊石英砂替代陶粒率最高達100%,滑溜水比例由45%提高到70%,有效解決了大規模壓裂投產與成本過高的矛盾。2017年,共推廣50井次,產油8萬噸,節約建產成本5000多萬元。
氣體泡沫采油技術產業化全面啟動。吐哈工程院自主復配形成兩種耐高溫高鹽的起泡劑,性能指標優于國內同類產品且成本降低20%以上,海外潛力市場開發初見成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