個頭不高,清瘦俊朗,臉上始終掛著質樸的微笑,這樣的呂亞,讓人很難與膀闊腰圓的煉鋼工人聯系在一起。高溫環境、巨大的體能消耗,對于20歲出頭剛畢業的小伙兒來說是巨大的挑戰,可是呂亞堅持了10年。從2006年大學畢業到現在,他成了“安鋼最年輕的煉鋼狀元”“安鋼煉鋼史上的神話”。本文由上海法鳴流體設備有限公司轉載發布。上海法鳴流體專業代理意大利CIMM進口膨脹罐,進口穩壓罐,進口壓力罐,進口氣壓罐,定壓補水裝置等在中國的銷售,歡迎訪問官網查詢具體產品信息。 【勤奮】
長輩稱他“后生可畏”
“第一次登上煉鋼平臺,看到爐火噴涌、鋼花飛舞的場景時,我整個人都沸騰了……”2006年,剛從太原理工大學冶金工程專業畢業的呂亞,站在了安鋼集團煉鋼轉爐前。10年過去了,回憶起當時的經歷,呂亞仍難掩激動。
“剛開始我什么也不懂,只能從打雜跑腿干起。”呂亞說,取樣工、合金工、搖爐工、操槍工、渣料工……他全都干過。
為了練就過硬的操作技能,積攢豐富的冶煉經驗,勤奮的呂亞處處留心——每天提前到崗,對設備細致檢查,認真記錄每道工序的每一個數據,精心做好每一個模式的演練,不懂就問,不會就練。每天下班后他都會留下來,仔細觀察當班的生產節奏、工藝路線、操作要領、鋼水質量、鋼包溫控等,對照實際工作認真琢磨。
2008年8月,參加工作僅2年的他被破格提升為副爐長;2010年12月,年僅25歲的他擔起了轉爐爐長的重任。“后生可畏”是呂亞身邊熟悉他的長輩給出的評價。
【鉆研】
他的操作方法
每年降低成本3000多萬元
“石灰石代替石灰造渣煉鋼法”是呂亞在工作中摸索出來的。提及這個操作方法,呂亞娓娓道來:“石灰是最主要的煉鋼造渣材料,但我廠噸鋼石灰消耗一度高達63kg,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8kg。減少煉鋼成本,就得從石灰下手。”
根據“石灰石煅燒成石灰”的原理,他創造性地提出了“利用石灰石造渣”的想法,為了讓這個構想變成現實,他帶領黨員骨干做了上百次試驗。1600多攝氏度的鋼水近在眼前,熱得讓人喘不過氣來,呂亞卻憑著煉鋼人特有的拼勁兒和韌勁兒,在這樣的環境里一干就是兩個月,終于找到了石灰石合適的加入方法和配比,使得噸鋼石灰消耗降到41kg,成為行業領跑者。
一噸石灰三四百元,一噸石灰石才幾十元,這個操作法每年為公司降低成本3000多萬元!
【不悔】
左耳被高溫鋼渣燒穿
基本喪失聽力
煉鋼過程需要用氧槍向轉爐鐵水中吹氧,此時氧槍很容易粘渣而影響生產,需要有人在旁邊及時處理氧槍粘渣。可是,這項工作做起來并不容易:五六十攝氏度的操作現場,灼熱的鋼渣四濺,即使做好全身防護,稍有不慎,就會被飛濺的鋼渣燙出血泡。每當這時候,呂亞都會第一個站出來說:“我先上!”
2014年8月,在一次處理氧槍粘渣時,他在現場連續干了五六個小時,體力嚴重透支,就在這時,鋼渣飛進了他的左耳。雖然當時感到了劇烈疼痛,但呂亞正在現場指揮生產,并沒有在意。在之后一個月的時間里,他的左耳始終嗡嗡作響、耳鳴不止,到醫院檢查后,才發現左耳早已被高溫鋼渣燒穿,基本喪失了聽力。那一年,他僅僅29歲。面對領導和工友們的關懷,他寬慰大家:“這點小傷不算什么,輕傷不下火線嘛。”